|
 |
民間故事 —— 沈勝衣之死亡殺手 (完整8集) (1980) |
 |
|
 |
 |
|
《民間故事》是香港電台由七十年代開始播出的古裝武俠劇集,在1970-1981年間播出。這次選播的是以大俠沈勝衣為主角的系列。 |
|
|
|
|
 |
立體聲廣播劇 --- 老貓 (上)(下) (1981) |
 |
|
 |
 |
|
 |
Tony Lawrence Remembers Vietnam (1981) |
 |
|
 |
 |
|
 |
金庸武俠天地 —— 連城訣 (完整25集) (1981) |
 |
|
 |
 |
|
《連城訣》是香港電台第一齣改編自金庸武俠小說的廣播劇,講述江湖上爾虞我詐、借刀殺人、貓哭老鼠等人性醜惡的一面。整齣廣播劇情節豐富,圈套中見圈套、陰謀中又有陰謀,引人入勝。主要演員包括李學斌、楊麗仙。 |
|
|
|
|
 |
金庸武俠天地 —— 雪山飛狐 (完整15集) (1981) |
 |
|
 |
 |
|
《雪山飛狐》以倒敘的寫作方式,將虛構與史實融合,藉著江湖人物寶樹之口鋪陳故事,講述武林群豪為爭奪一個載著寶刀的鐵盒,引致撕殺不斷。
本故事由冼杞然編導,演員包括林友榮、劉安東、陳炳球、姚秀鈴等等。 |
|
|
|
|
 |
衛斯理科幻故事 (1981-1984) |
 |
|
 |
 |
|
倪匡筆下著名科幻偵探小說《衛斯理》系列,多年來深受歡迎。香港電台徇眾要求,特別將八十年代《驚心動魄》及《立體聲廣播劇》節目中的衛斯理廣播劇數碼化,推出《衛斯理科幻故事》系列。
本系列由李安求監製,演員包括鍾偉明、尹芳玲、李學斌、車森梅、曾永強、泰迪羅賓、莫家駒、蔡雅各等等。 |
|
|
|
|
 |
亦舒言情系列(1981-2002) |
 |
|
 |
 |
|
香港電台自八十年代起,改編了接近四十本亦舒小說作廣播劇。《經典重溫頻道》精心挑選了其中八個故事:<香雪海> 、<流金歲月>、<明年給你送花來>、<玫瑰的故事>、<喜寶>、<朝花夕拾>、< 曼陀羅>、 <阿修羅>、以及,讓大家可以再度重溫扣人心弦的愛情章節。 |
|
|
|
|
 |
樂樂篇 --- 二十世紀音樂導論 -- 新調性音樂的誕生 (1900-1925) (1983) |
 |
|
 |
 |
|
 |
聞歌解意(1984) |
 |
|
 |
 |
|
 |
國聲劇場---草的絮語 (1984) |
 |
|
 |
 |
|
 |
談協議、論前途、電話說心聲--- 中英草簽聯合聲明特輯 (1984) |
 |
|
 |
 |
|
香港電台開放電話熱線,讓關心香港前途的市民抒發己見,由陳毓祥主持。 |
|
|
|
|
 |
把歌談心 —— 張國榮 (1984) |
 |
|
 |
 |
|
此輯一連三集鄧藹霖與張國榮把歌談心,細緻溫馨。張國榮不幸離世,且讓我們從訪問節目中,重溫他的真情剖白。 |
|
|
|
|
 |
把歌談心 —— 翁美玲 (1985) |
 |
|
 |
 |
|
「經典重溫頻道」第一階段節錄了2001年《把歌再談心》重播了已故紅星翁美玲的訪問片段。徇眾要求,現播放1985年共兩集的完整訪問版本,緬懷翁美玲昔日的丰采。 |
|
|
|
|
 |
聽歌學英文 (一) (1984) |
 |
|
 |
 |
|
 |
唐滌生的藝術 --- 訪問鄭孟霞女士(唐滌生夫人)(1985) |
 |
|
 |
 |
|
本節目將唐滌生先生的劇本分三段時期,選出部份代表作為介紹、比較及分析。訪問嘉賓包括---鄭孟霞女士(唐滌生夫人)、鄧碧雲、吳君麗等。 |
|
|
|
|
 |
無可奉告 (完整版) (1985) |
 |
|
 |
 |
|
80年代愛情廣播劇《無可奉告》深受聽眾歡迎。在這裡大家可以一氣呵成重溫整個節目及由何嘉麗主唱,鄭丹瑞獨白的同名主題曲。 |
|
|
|
|
 |
花喱花碌星期日(精選2集) (1985 / 1986) |
 |
|
 |
 |
|
鄭丹瑞、何嘉麗及林姍姍,以談笑風生的節目內容,與聽眾接觸。
 |
|
|
|
|
 |
小小大男人(精選2集)(1985) |
 |
|
 |
 |
|
三位男主持鄭丹瑞、倪秉郎及葉漢良以大男人角度諷刺女性,每集均與嘉賓舌劍唇槍鬥一番。
 |
|
|
|
|
 |
小男人周記 (精選20集) (1986) |
 |
|
 |
 |
|
鄭丹瑞(阿旦)飾演的男主角阿寬,以獨白形式說出一周內圍繞他身邊發生的事情。故事編劇陳慶嘉以輕鬆幽默的手法,探討大都會小男人阿寬愛情、親情、友情及事業方面的發展。
 |
|
|
|
|
 |
笑語話當年 -- 三個小神仙(1986) |
 |
|
 |
 |
|
本集阿旦邀請了電台兩位舊拍擋 – 何嘉麗及林姍姍,一起回味主持「三個小神仙」的歲月及趣事。 |
|
|
|
|
 |
青春交響曲十二週年 --- 三代同堂聯歡會 (1986) |
 |
|
 |
 |
|
 |
英女皇訪港特輯---青年精英大匯演 (1986) |
 |
|
 |
 |
|
 |
港督尤德爵士喪禮 (1986) |
 |
|
 |
 |
|
 |
歲月如流話香江---電光幻影話當年 (1986) |
 |
|
 |
 |
|
《歲月如流話香江》是一個有關香港歷史的節目,以口述歷史的方式,就日治時期、馬場、足球、電影和廣播五個題目,訪問當年有親身感受的人物,由播音皇帝鍾偉明主持。 |
|
|
|
|
 |
八十年代面面觀 —— 郭阿女事件 (1986) |
 |
|
 |
 |
|
 |
全球華人賀歲 – 香港、曼徹斯特聯播 (1986 |
 |
|
 |
 |
|
1986年大年初一,香港電台與英國曼徹斯特聯合播放賀歲節目,由香港電台車森梅、麥潤壽,以及曼徹斯特東方地平線電台陳思敏、林國輝聯合主持。
 |
|
|
|
|
 |
把歌談心 / 把歌再談心 (1987 / 2001) |
 |
|
 |
 |
|
由著名DJ鄧藹霖主持,節目由1984年至1987年間播出,成為當年經典之晚間節目。這裡輯錄了一些以往的經典訪問內容,包括已故紅星陳百強及翁美玲。 |
|
|
|
|
 |
代議政制發展檢討綠皮書研討會(1987) |
 |
|
 |
 |
|
 |
山河傳說 —— 敦煌之莫高窟 (1987) |
 |
|
 |
 |
|
 |
聊齋 (1987-88) |
 |
|
 |
 |
|
《聊齋》廣播劇是1987至88年間,因應聽眾要求而製作,由播音皇帝鍾偉明以單人講述形式播出。十一個故事均是根據蒲松齡原著、中國經典文言短篇小說集《聊齋誌異》改編,集狐、鬼、妖、神的元素,寓意深長,具警世意味。 |
|
|
|
|
 |
十本好書--- 周潤發介紹《革命之子》一書 (1988) |
 |
|
 |
 |
|
 |
60 Years of RTHK – Fine Music (1988) |
 |
|
 |
 |
|
The programme, presented by Rowan Peace, outlined the development of fine music broadcasting in Hong Kong from the early days of the 1920s up to the 80s. |
|
|
|
|
 |
蕭亮談水滸—— 九紋龍史進 (1988) |
 |
|
 |
 |
|
蕭亮單人講述《水滸傳》的故事,並以單元形式介紹梁山泊的幾位主要英雄人物,加上民間水滸英雄事蹟穿插其中,趣味無窮。 |
|
|
|
|
 |
向越南船民廣播 (1988) |
 |
|
 |
 |
|
 |
廣播60年嘉年華 --- 最令人難忘節目重溫 (1989) |
 |
|
 |
 |
|
1989年,本節目邀請了廣播前輩李我、蕭湘、鄧寄塵、葛劍青和何楚雲,即席示範廣播技巧。 |
|
|
|
|
 |
古文觀止 —— 何謂古文 (1989) |
 |
|
 |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