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全年綜合結果
調查結果
二零一零年度四個階段的「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」分別於二零一零年四月、七月、十月及二零一一年一月期間透過電話進行訪問。全年調查的累積被訪人數達8,455名,回應比率則介乎六成五與七成三之間,涉及本地製作的電視節目合共210個。
綜合「2010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」全年四個階段的調查結果,210個本地製作的電視節目所得的總平均欣賞指數為67.41分,而平均認知率則為23.0%。以認知率5%或以上的電視節目計,全年度欣賞指數排名最高的20個節目如下:
一. |
火速救兵 (港台) |
二. |
鏗鏘集 (港台) |
三. |
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 (無綫) |
四. |
反斗英語 (港台) |
五. |
2010香港政情大事回顧 (港台) |
六. |
星期二/日檔案 (無綫) |
七. |
愛回家 (港台) |
八. |
霎時感動 (無綫) |
九. |
香港歷史系列II (港台) |
十. |
新聞透視 (無綫) |
十一. |
沒有牆的世界 (港台) |
十二. |
黃金歲月 (港台) |
十三. |
2010國際博奕大事回顧 (港台) |
十四. |
一念之間 (港台) |
十五. |
回首2009系列 (亞視) |
十六. |
感動香港 (亞視) |
十七. |
醫生與你 (港台) |
十八. |
華人移民史 (港台) |
十九. |
由1967開始 (無綫) |
二十. |
「春回蜀地」 - 四川大地震兩周年 (港台) |
以上20個節目當中,香港電台製作的節目佔13個,無綫電視佔5個,餘下2個則為亞洲電視的製作。
此外,若包括認知率低於5%之節目,欣賞指數首十位的節目亦完全一樣,即二零一零年度十大節目全部獲得5%或以上的認知率。
就個別電視台而言,在210個節目當中,香港電台共製作了59個、亞視56個、無綫50個、而有線則有45個。香港電台在四台之中取得全年最高的平均欣賞指數,達70.82分。有線電視次之,其全年電視製作所得的平均欣賞指數為66.57分。無綫電視所得的全年平均欣賞指數為65.99分,排行第三。至於排行第四的亞洲電視,其全年電視製作所得的平均欣賞指數為65.77分。而四台各自比較下全年得分最高的電視節目分別是港台的「火速救兵」、無綫的「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」、有線的「尋找同伊足跡」及亞視的「回首2009系列」。
樣本資料
訪問日期: |
第一階段:2010年4月12至23日
第二階段:2010年7月12至25日
第三階段:2010年10月11至26日
第四階段:2011年1月10至23日 |
訪問對象: |
九歲或以上操粵語的香港居民 |
調查方法: |
由訪問員直接進行電話訪問 |
抽樣方法: |
從住宅電話簿中隨機抽出部分號碼,再用電腦配套另一
部分。當成功接觸目標住戶後,再用出生日期抽取其中
一名被訪者接受訪問。 |
樣本數目: |
第一階段:2,112個成功個案
第二階段:2,115個成功個案
第三階段:2,128個成功個案
第四階段:2,100個成功個案 |
整體回應比率: |
68.4% |
抽樣誤差 : |
少於1.5% |
*第一及第二階段樣本數據乃根據政府統計處提供之2009年終全港人口年齡及性別分佈初步統計數字,以「加權」統計方法作出調整。為緊貼人口走勢,第三及第四階段樣本數據則按照2010年中全港人口年齡及性別分佈初步統計數字,以「加權」方法作出調整。報告中所有數據皆以加權樣本為準,被訪者背景資料已詳列於附錄二。
本報告內容是由港大民研計劃獨立設計及進行,一切內容與香港大學立場無關。
港大民研計劃所有研究工作由民研計劃總監鍾庭耀博士負責。
|